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精选全文不装了!有朕在,大秦亡不了》,由网络作家“汾清三杯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热门小说《不装了!有朕在,大秦亡不了》是作者“汾清三杯”倾心创作,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。这本小说的主角是芈华扶苏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,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!好在自己才三岁,他紧握拳头,决心改变这一切!昌平君叛乱后,他一声“大夫,莫走!”改变了嬴政的责罚,将他留在了身边。当统帅,击鼓进军,有着数万的兵权,带领军队,打天下!在外人眼中,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!...
《精选全文不装了!有朕在,大秦亡不了》精彩片段
“胡说!”王翦瞪着眼睛,恨自己的女儿乱说,“也可以这样说,大王卸了昌平君的相国位,多少是有点打压的意思,可谁想到昌平君,竟然直接反了!所以……这芈家就完了,不过我相信,这不是大王的本意。”
王燕这才缓缓点头,心中大骇,原来这一切因果,都始于大王的制衡,怪不得一直未让扶苏为太子。
明明已经成人,可每次总是以需要历练为由,那,若是这芈家倒了岂不是扶苏可以扶正了?
仿佛知晓女儿的心事,王翦继续道:“大王是我见过最聪慧的人,可打理一个国家,哪里那么容易,其中各方平衡,皆要考虑到,不立扶苏为太子,也是怕他稳不住。”
“你不想想,等到六国灭了后,这天下如何?”王翦问道。
“天下?”王燕愣住了,压根没有想过这些问题。
“嘿。”王翦一笑,道:“你以为李信抢了你爹的风头,二十万大军就想去灭楚,为的是何?还不是为了封侯,可封侯能如何?这六国灭了,其原有地界,谁去管理?”
纵使再痴笨之人也能想明白,王燕惊呼道:“自然是那些封侯的人。”
可王翦听了,却是哈哈大笑,摇着头道:“妇人之仁呐,不过,朝内能看明白这事的也没几个,大王是不会分封的,所以这爵位,只能福荫子孙,并不能称王呢!”
“那……子婴有危险吗?”
“有啥危险?那可是大王的宝贝孙儿,别瞎担心,你该考虑的,是如何让自己的夫君当上太子!”
王翦纵横沙场这么多年,朝内的各大派系,旁枝末节他看得清,现在芈家倒了,扶苏的后台也就消失了,大王自可放心。
只要他过得了大王那一关,就是太子的不二之选。
……
与此同时,郢都寿春。
项燕正端坐在一个庭院的椅子上,他的跟前,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孩子,正举着个石墩练习着。
让人惊呼的是,这寒冬腊月,那孩子竟光着个膀子。
巨大的石墩,被他举过头顶,怎么看也超过了孩童的重量。
项燕一笑,道:“羽儿,过来擦把汗。”
小孩应了一声,石墩被其扔在了地上,发出了“咚”地一声巨响,仿佛大地都颤抖了一下。
项燕很是满意,自己的孙儿,这般年纪就有这等力气,将来必将是万人敌!
大秦气数未尽,可只要再给大楚些时日,必将可以与其抗衡。
小孩擦着汗,问:“大父,孙儿练得如何?”
“不错!比你大父小时候强多了,想必这天下,也找不到第二个可以与你匹敌之人。”
听到大父的夸赞,少年开心的笑了。
就在这时候,院外项燕的副将匆匆跑来,急忙道:
“将军,根据咸阳城的细作消息,还真被你说中了,奇袭粮草的计谋并不是王贲所为。”
“哦?那是何人?竟有这等胆识。”
“嬴子婴,秦王嬴政的长孙,今年三岁!”
关于子婴封赏的事迹,传遍了天下,各地都对这个秦王三岁的长孙十分好奇。
三岁的孩子,竟然可以在军功制的大秦,获取军功?这件事本身就有点不可思议。
可王室的事,却是越传越玄乎,有的说子婴三岁便可上马斩敌,有的说子婴是白起转世。
总之啥样的都有。
而子婴这时却是坐着马车,刚出了咸阳城。
蒙毅亲自驾车,带着一队人马朝着雍城而去。
子婴此去的目的很简单,要想办法,把王翦给劝回咸阳,让他主动请命当这个大军统帅。
小说《不装了!有朕在,大秦亡不了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至于让嬴政自己去请王翦,子婴却是没有想过。
一个帝王的颜面很重要,作为嬴政的长孙,子婴有必要维持。
何况,如果王翦主动一点,想必官途亨通,也会一帆风顺。
这对子婴来说,绝对是一大助力。
毕竟,按照历史的进程,自己虽然当了皇帝,可也是在胡亥杀光了兄弟姐妹,自己是个替补的。
想要纠正历史进程,正常当上这个皇位,还得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。
第一件事,就是得让扶苏得到大父的赏识,被立为太子,自己才有机会问鼎皇位。
咸阳城墙上,嬴政望着远去的车队,显得恋恋不舍。
一旁的李斯和赵高陪伴左右,见大王半晌不语,李斯率先开口道:
“大王,小公子已经走远了,有蒙毅跟着,不会出什么大乱子,咱们还是回宫吧。”
还有好几个奏议等着大王签批呢,李斯心里默默想着。
嬴政没有回头,反而问道:“你们二位觉得,这六十万大军的统帅将领应该谁来做?”
两人一人是廷尉,负责兵马的粮草调度,一人是执掌刑罚狱寺,都是实权的人物。
可听到大王的问话,却是沉默不语。
两人不知道大王的意思,不好直接开口推荐,这可是左右国家命运的事,两人可不敢乱说。
“随便说。”仿佛看穿了两人的想法,嬴政继续道:“不过是议论,当不得真,不要有顾虑。”
听到大王这般说,两人互望了一眼,赵高立刻拱手回道:
“大王,臣觉得,这六十万大军的掌控,非一人所能,还得兵分两路。”
“哦?详细说说。”
“是。”赵高听到大王鼓励,清了清嗓子,“我秦国虎将虽多,可几十万兵马调度并非易事,想来也就武安君白起可以堪当此任,可眼下,现任的将军们,无人可以掌控这么多兵马,我建议,继续让李信、蒙恬各领三十万大军,对阵项燕。”
赵高这般说,也是有他的道理。
李信和蒙恬,两人一共二十万大军,就打到了城父,想要拿下寿春,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之所以这般会失败,都是昌平君所致,粮草未到,导致军心不稳。
再加上项燕用诈,偷袭了秦军,所以才招致大败。
只要两人继续率军出征,自然是最佳的人选。
如果,这国内还有人可以媲美两位将军,只有王翦和王贲了。
可王翦年迈养病在雍城,王贲驻守大梁城,却都堪堪无法调度。
见赵高说完,嬴政“嗯”了一声,反问李斯道:“李斯,你说说看。”
李斯本身低着头,听赵高说完,自己就不想说了,这等国家大事,说了好的没奖励,说的差了却还有处罚。
可大王都叫自己的名字,李斯只得硬着头皮上前道:
“大王,我秦国虎将如云,单是拿出任何一个都可镇守一方,可各有各的特色,得看使用的时机。”
“继续!”
“是,李信勇猛,善用奇兵,两军对敌,总有出人意料的战法,可心情焦躁没有耐心,沉不住气。”
见大王没说话,李斯继续道:“蒙恬精通骑射,善于领导骑兵进行大规模穿插突袭,可大规模军团对战经验不足。”
“至于王贲则善于打优势战,耐心和李信相同,而蒙武缺少主见不适合当统帅。”
李斯洋洋洒洒,一口气把大秦的几名虎将全部点评了个遍。
一旁的赵高默默地听着,他清楚,李斯是聪明人,既然这般直接点评将领,一定是猜到了大王心中所想。
小说《不装了!有朕在,大秦亡不了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王翦一愣,看着自己的旗子,没想到自己的外孙,竟然都知晓两方的实力。
联想到咸阳传来的消息,自己的外孙定了奇袭陈郢粮草队的计谋,最后被封了爵,原本以为这只是谣传。
是大王疼爱子婴,故意给子婴整的一出戏。
可今日,看着子婴这般严肃的表情,王翦却是疑惑,这一切难道是真的?
可转念一想,却是摇了摇头。
能在必死的局面中,找到一丝曙光,这是何等的眼光?
原本王翦还以为,奇袭陈郢运粮队,是王贲那小子自己主张的,完了之后,还故意搞什么赏赐子婴。
这在自己看来,不过是为了外孙子婴,可以在咸阳城内过活的手段而已。
可看着子婴认真的眼神,王翦疑惑不已。
眼下,游戏开始,子婴已经将六十万大军放在了函谷关,王翦看了也是心里咯噔一下。
子婴知道大军要东出函谷关,这就表明他不是在开玩笑,而是真的要和自己来一局‘沙盘演练’。
子婴淡然一笑,“我要开始咯。”
也不等王翦发话,子婴率先用了一个旗子插在了陈郢上,低声道:“我先拿陈郢。”
紧跟着,把剩下的五个旗子,全部放在了陈地。
然后望着王翦。
王翦望着这样的摆兵布阵,略一思索,心中疑惑,“你怎么不继续攻击了?”
他还想看子婴这样放是凑巧,还是胸有成竹,可子婴却是说道:“我都这般行动了,楚国不可能没有动作。”
秦军先出函谷关,占了先机,所以先拿下陈郢,楚军没有反应过来,等到子婴到了陈地,想必楚国已经有所动作。
王翦心中震动,没想到子婴竟然真的懂得战况,转而心中大喜,这可是自己的外孙啊。
继承了自己的谋定而动,岂不是很正常。
虽然懂得这些个战略方法,可活学活用又是两样,自己好歹驰骋沙场这么多年,怎么会输给一个三岁的孩子上?
于是王翦直接将四个旗子,也放在了陈地。
意味着,四十万大军,与秦军主力相持于陈地。
“到你了。”放好后,王翦催促子婴道。
他想看看,子婴到底会用什么方法,来打败楚国。
可子婴这时候,却是说道:“游戏结束,我赢啦!”
“嗯?”王翦望向舆图,子婴压根就没有走动旗帜,哪里说自己赢了,于是问道:“你怎么赢的?”
子婴知道,想要让王翦服气,得用真本事。
于是指着舆图道:“你看,我已锁住楚军,除了陈地的兵力外,我还有陈郢以及大梁城,三个方向成了犄角之势,楚军是万不可能突破我的防线的。”
“可你也没赢啊?”子婴虽然说得对,可楚军的主力还在呢,这小家伙怎么就说字赢了?
“两军相持,拼的是什么?”子婴反问道。
王翦闻言正要回答,接下来却是愣住了,是啊,两军对峙,拼的是什么?
是国力啊!
秦国地大物博,拿下了韩、赵、魏、燕国等领土,实力雄厚,纵是楚国江南水土丰沃,也无法与大秦相抗衡。
这等于是五国伐楚了,这让楚国怎么耗得起?
王翦哑然,想要反驳什么,可又觉得自己的理由有点无力。
虽然子婴才三岁,可自己毕竟是外大父,这样欺骗自己的外孙,王翦断然不会。
想了半天,王翦也想不通破局之法,时间越久,王翦的内心却是越发的激动。
这不就是自己找了许久的作战方针?用这样的方法,必然可以稳操胜券,一定可以拿下楚国。
众将士得了令,立刻各自去召集士兵,一边走,还一边嚷道:
“若真如小公子所言,咱得了粮草,回头得给他磕一个!”
“得磕,得磕!”
“废什么话,平日里见了小公子就不行礼了?”副将笑骂着,撵走了这帮人。
王贲看着内心一阵暖意,这帮子弟兄跟了自己这么多年,一路征战,能相信一个三岁小儿的言论,这都是看在王贲的面子上。
于公于私,王贲还想带着这帮子弟兄走的更远。
毕竟,六国一统的宏愿还未达成啊!
望着远处的黑暗,王贲内心忍不住嘀咕道:“子婴,但愿真的如你所说……”
……
咸阳城,王宫内。
自从上次冲撞了国夫人后,子婴就不需要每日去请安。
他有了更多的时间,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。
虽想着,多和自己大父亲近亲近,可嬴政政务繁多,子婴也不能天天扑在那里。
而平日里,嬴政也没有时间来看望自己。
六十万大军的全国总动员,需要嬴政批复的事务太多。
想起在大父书房内,看到六国的舆图后,子婴心中激动万分。
因为他看到了匈奴以及南越,子婴也试探性地问了几句,这些地方在嬴政看来,不过是蛮荒之地,并不太在意。
当子婴问了句,“大父,不是要当这天下所有人的王吗?”
嬴政听完哈哈大笑,“那是自然,等平定了六国,我自然要北伐匈奴,南定南越,给你打下个大大的疆土如何?”
子婴只是带着笑,并未多言。
他其实想说,在这匈奴和南越之外,还有很多的国家,若是凭借大秦的战力,想要攻伐拿下,也不是不可能。
但,子婴没有说,自己可没法解释自己懂得这些。
大父想要为自己打下更多的疆土,子婴很是感动,这近乎暗示了,未来子婴必将为王,统御这天下。
可大父不知道的是,子婴只当了几十天的皇帝。
项燕勇武,亲率四十万大军,就可以让强大的秦国暂避锋芒,可见人才的重要性。
项羽、萧何、韩信、张良……这一个个秦末汉初的名人,如果可以找到这群人协助……
再加上一支铁血大军,统御万国也不是不可能。
想到这里,子婴颇为激动,六国不足为惧,可如何最小代价拿下这些国家,必须得加快一些历史的进程。
无数可以提升国家实力的发明,在子婴的脑海里轮转着……
……
大秦,函谷关外。
楚军的旗帜遮天蔽日,尘土飞扬。
四十万楚军,已经在这函谷关外扎起了营寨。
一眼望去,竟然连绵几十里之远,十分壮观。
关内只有十万大秦锐士,可守关的蒙武并不惧怕。
作为一名久战沙场的老将,他站在函谷关的城墙上,却还带着一丝笑意望着远处的一辆戎车。
那车上插着‘项’字旗号,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,而戎车上正站着一位胡须花白的将帅。
楚国的武安君——项燕,此刻盯着函谷关高大的城墙,陷入了沉思。
良久后,他低声道:“都说函谷关雄岸伟绝,想要破它难如登天,今日一见果然如此……”
奔袭了几百里地,终于见到了这闻名已久的函谷关,可项燕却未下令进攻。
纵他有四十万大军,可这狭隘的关口地形,发挥不出人多的优势。
徒劳的进攻,只会增加伤亡,何况,那些笨重的攻城器械还在路上。
片刻后,他问道:“陈郢那边的粮草怎么样了?”
身旁的副将闻言,立刻拱手回道:“回将军,按照路程计算,应该已经出城了,约莫三日后,即可抵达。”
虽身为楚国的武安君,可项燕在统帅行军时,还是希望让人喊他将军。
项燕闻言点了点头,道:“那就再等五日,秦军以逸待劳,此刻进攻我方劣势,等粮草和攻城器具都到了,再进攻也不迟。”
“诺!”副将应了一句,踌躇了下,又道:“将军,这十万旦粮草是否需要再加派人手去接应?若是被王贲偷袭……”
项燕闻言,呵呵一笑,“不用,王贲性格沉稳,和他爹王翦一样,喜欢稳扎稳打。说的难听点,就是过于迂腐,不会用奇谋,区区五万将士守着大梁城,他怎会派兵前来扰我粮草?”
副官闻言,还是担忧道:“可,这十万石粮草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,将军……”
项燕伸手直接打断,“若换成李信守着大梁城,我倒可能会在意点,王贲么……决然不会主动出击。何况,去押运的是是屈将军。”
屈将军乃是楚国大族之一,祖上便是屈原这一脉,虽为士族之人,可却战功彪炳,是项燕的得力干将之一。
他麾下的骑兵,是这一次突袭城父之战的主力军,连斩了了秦军七名都尉。
听到是屈将军带队,心中大定,副将立刻不言语了。
……
王贲召集了整个大梁城内的骑兵,一共只有三千余骑。
长途奔袭,只适合骑兵,召集好人马,备足了六日的干粮后,王贲趁着夜色,带着大军星夜前往埋伏点。
按照斥候来报计算,若陈郢真的要押运粮草,必须全力赶路。
至于去打陈郢?
别开玩笑了,只有五万将士,连个粮草也没有,王贲不认为会有奇迹发生。
唯一的奇迹,只有在粮道上碰到陈郢的运粮队。
王贲不知道的是,这个计划,是大王和子婴共同想出来的,可下面的将士都是记住了。
这是将军的外甥,给他们出的主意,若是真能截到粮草,自然是要答谢。
……
于此同时,陈郢城门大开,一辆辆运梁车驶出城外,朝着函谷关的方向而去。
而运粮的队伍里,还夹杂着一万的楚军精锐。
……
三日后的清晨,峡谷内。
王贲的队伍已经埋伏好了,根据前去打探的斥候来报,陈郢方向果真有一直庞大的运粮队赶来。
得到消息的队伍,立刻兴奋异常,大多数人本以为,大概率是见不着人,就回了大梁城。
可没想到,真的被小公子言中了,楚国的运粮队即将抵达。
若是可以截下这批粮草,大梁城之危自然可解。
王贲也是很兴奋,低声道:“都传下去,只杀反抗之人以及楚军,那些运粮的脚力,本就是陈郢的百姓,莫要打杀了,结束后,还得靠他们把粮运回大梁城。”
“明白!”众将士很是兴奋,这一趟没有白来,不但可以有粮草,还能有军功!
想到这里,国夫人觉得,不能再纵容胡亥,得让赵高加紧教导。
乾坤未定,谁又知,最后笑的是谁?
嬴政没有追究子婴在宫内骑马,这等于就默认了。
又叮嘱了黑夫几句,便带着人走了。
临走时,胡亥张着嘴还想问,为什么不处罚子婴。
可看到国夫人那严厉的眼神,最终还是闭嘴了。
李斯的办事效率极快,从黑夫这打听到了几位打造工匠的地址后,便去办了。
等到李斯亲自上门拜访,道出了缘由,这些个工匠才知道是为谁打造的马具。
“啊?竟然是大王的长孙,怪不得,这等马具别出心裁……”
听到李斯大人的话,工匠吓了一跳,没想到自己的雇主竟然是大王长孙。
虽说没有图纸,可马具的大致样式,黑夫也说的清楚,工匠多次迭代根据自己的经验最终做成了品。
身为工匠,也知晓这套马具的实用之处,正准备和同行吹牛,想着要以后自己卖呢。
可谁成想,人家已经找上门来了。
子婴的名号,已经传遍了咸阳城,工匠们得知是子婴想出的法子顿时心感敬佩。
“行了,我需要十套马具,明日交付与我。”李斯没有时间在这闲聊,下了订单就走了。
次日,李斯就让人取了这十套马具送于蒙毅,而蒙毅让人装配好后,便率人出了咸阳城。
既然要体验这马具的实用性,野外奔袭几天少不了,带好了干粮,蒙毅直奔函谷关。
许久的日子没见老爹蒙武,正好趁这公差见上一见。
原本需要三日的行程,这一次蒙毅特意加快了速度,骑在马鞍上,果然又快又稳。
最主要的,还是马匹奔跑有力,马蹄铁在碎石路上飞奔,这哒哒的马蹄声,蒙毅可爱死了。
一跑着,就没刹住车,第二日便到了函谷关。
这一番使用下来,蒙毅切身感受到这套马具对于骑乘的加强,心中震动。
“必须立刻把这事禀报大王!”刚到了关下的蒙毅一扯马绳,带着众人又奔向了咸阳。
刚才关内的士兵都已经看到蒙毅了,守卫都已经开了门,等着蒙毅进关。
内心还不住寻思着,今天蒙武老将军,不得多少多喝一杯。
可谁成想,蒙毅竟然扭头走了。
两位开门的士兵,相互看了一眼,忍不住问道:“刚才那是蒙毅将军吗?”
另一位摸着脑袋,却也没回答,只见尘土飞扬,蒙毅将军已经疾驰而去。
……
待到嬴政收到了消息,旋即召集李斯,商量打造马具的事。
“大王,这马具一共要打造多少副?”李斯最关心的就是这个,材料够不够,如何凑够,都是他的事。
“自然是所有马匹均要了!”
“这……”李斯陷入了沉默,且不算打造时的损耗,单是这马具需要材料的数量,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。
嬴政知道李斯的难处,摆摆手道:“无妨,齐国的青铜材料马上就当了,这批就全用在打造马具上,我估算了下数量,应该够用了。”
“啊?这……大王这批青铜可是要打造箭矢的。”
大秦弩箭天下无敌,六十万大军匹配的数量也是极大,这批物资原本是来打造这等利器。
可若是拿来打造马具,那箭矢怎么办?
“每个弓箭手配备十支箭矢,现有的库存足够两场激战。”嬴政翻了下桌子上的竹简,这里都是军队的详细物资数量,稍微算了一下,已经足够用了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