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樉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人在大明当皇子,开局劝太子篡位全集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两广总督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军事历史《人在大明当皇子,开局劝太子篡位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樉徐妙云,作者“两广总督”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“说孩子呢,你扯到咱身上做什么?”“不待了,咱还要处理国事。”老朱一副气呼呼的样子离开了坤宁宫。不过刚走出坤宁宫,老朱的脑海中也不由浮现了郭子兴给他和马皇后指婚的一幕,当下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。旋即腰杆挺起,精神满满的走向了乾清宫。而在老朱离开之后,马皇后想了想,叫来自己的贴身女官玉儿,让她去将徐妙云、......
《人在大明当皇子,开局劝太子篡位全集小说》精彩片段
坤宁宫。
老朱在和自己两个儿子聊了一会天之后,便来马皇后这儿坐坐。
因为只有在马皇后这里,他的心才能安宁下来。
如今整个大明的担子都在他的身上,他的压力也很大。
马皇后给老朱按着肩膀,缓缓开口:“重八,标儿和老二已经长大了,你也不要把所有担子都压在自己身上,该让孩子们帮你分担一下了。”
“你以为咱不想吗?”
“今天朝堂之上,你是没见到,那文武百官都来逼宫了。”
“咱只不过是要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,改置锦衣卫,结果他们一个个的都反对咱。”
“文武官员如此齐心,这场面,咱也很久没见过了。”
说到这儿,老朱也是满脸的愤怒。
“你说,咱要是让标儿去应对,他能应对的过来吗?”
马皇后就是继续给老朱按肩,静静的听着,也不发表意见。
后宫不得干政,她只需要做一个听客就好了。
“老二在朝堂之上没有什么根基,咱也只能慢慢来。”
“等时机成熟之后,咱再对他委以重任,好好辅佐标儿。”
“既然你已经有了章程,那我就放心了。”
“对了,老二最近在做什么?”
“自从出征回来那天见过一次,这半个多月就没再见他。”
“哼,那个逆子,整天沉溺于商贾之事,这次若不是有人弹劾他,恐怕他还在过他的小日子呢!”
其实老朱知道朱樉所做的事和大明的国运相关,只不过他和朱樉八字不合,所以一提起他就会忍不住这样说。
“你呀,都一把年纪了,还和孩子置什么气?”马皇后无奈的说道,这对父子,真的是让她头疼。
而关于朱樉被弹劾,以及朱樉担任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的事,老朱也和她说过。
对于这个自微末之时就一直陪着自己的糟糠之妻,老朱对她自然是无话不说。
在历代皇帝与皇后之中,堪称模范。
“对了,老二和妙云那丫头现在如何了?”
“他们从小一起长大,青梅竹马,如今快要成亲,却因为礼制不能相见。”
“你就别担心了,老二那逆子,可比你想的会多了。”
“每天享受生活的时候,还不忘与徐家丫头通信。”
老朱撇撇嘴说道。
“我看老二比你强多了,能抓住女孩子的心思,哪儿像你啊,榆木脑袋。”
“当年义父给你我二人都指婚了,你还傻乎乎的问我是不是因为义父的压力才答应的。”
“你也不想想,我要是不中意你,会答应吗?”
老朱和马皇后的义父是当年红巾军的领袖之一,郭子兴。
而且老朱现在的名字,朱元璋,也是人家郭子兴取的。
不止如此,老朱最后还娶了郭子兴的女儿,马皇后的义妹,就是现在的郭慧妃。
也不知道老朱当时是出于什么心思?
也许是喜欢听小姨子叫自己一声姐夫。
不过郭慧妃也很争气,给老朱一共生了三个儿子,两个女儿,为老朱家开枝散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。
当然,老朱对郭子兴也不懒,洪武三年的时候就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。
“说孩子呢,你扯到咱身上做什么?”
“不待了,咱还要处理国事。”
老朱一副气呼呼的样子离开了坤宁宫。
不过刚走出坤宁宫,老朱的脑海中也不由浮现了郭子兴给他和马皇后指婚的一幕,当下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。
旋即腰杆挺起,精神满满的走向了乾清宫。
而在老朱离开之后,马皇后想了想,叫来自己的贴身女官玉儿,让她去将徐妙云、徐妙清和汤萱儿这三个准儿媳召进宫来。
作为老朱家的当家主母,她自然要教教准儿媳怎么当一个合格的老朱家儿媳。
“臭小子,半个多月都不来看看娘,这下我看你来不来。”马皇后心里想着。
——
另一边,朱樉自然不知道马皇后召自己媳妇儿入宫的事。
他此时正躺在院子的躺椅上,思考着其他赚钱的生意。
精盐的生意在应天府已经稳定了下来,提升产量之后,粗略估算,一个月能有十几万两入账。
但这对于大明皇家粮业来说远远不够,这也是自己迟迟没有启动这个项目的原因。
再有不到三个月就要开始秋收,自己的抓紧时间攒点银两。
精盐想要赚取更多的钱,接下来就只能往江浙这等富庶之地发展,而这朱樉也已经安排人去做了。
相信以他秦王的名头,那里的官员也要卖自己面子。
这时,他看到两个马皇后赏的宫女端着木盆从墙角走过。
便招招手将她们叫了过来。
因为以前朱樉死活不同意成亲,马皇后急在心里,便挑了几个姿色不错的宫女送到了王府,希望朱樉能回心转意。
结果朱樉看都不看她们。
“参见王爷!”宫女心中一喜,王爷终于要将她们调到身边伺候了他了吗?
然而接下来朱樉的问题却让她们失望了,因为朱樉问的是她们用什么洗衣服。
这个时代洗衣服用的自然是皂角,而且这还是有钱人才能用得起的,普通人只能木槌敲打一副,俗称浆洗。
朱樉接过皂角仔细打量了一番,又捏了捏,最后还放到鼻尖闻了一下。
因为她们本来就是要去洗衣服的,所以带着皂角。
两个宫女在一旁悄悄看着,心想王爷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癖好啊!
对于手中的皂角,朱樉得出结论,不如后世的肥皂,至于香皂差的就更远了。
朱樉的脸色露出一丝喜色。
第二条财路也清晰了。
就是卖肥皂和香皂,清洁效果不仅比皂角好,而且香皂还有香味,必然深受有钱人的喜爱。
肥皂卖给普通百姓,香皂卖给有钱人,再将造型弄的好看一些,就算定价高也不怕卖不出去。
至于肥皂和香皂的制作方法他也是知道的。
主要原料就是猪油,再加一些其他东西。
而且肥皂和香皂的主要成分差不了多少,就是香皂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。
在这个时代拿出来,妥妥的暴利。
有了思路,朱樉的心情也好了。
便吩咐两个宫女先不要洗衣服了,等他将肥皂和香皂搞出来再洗。
“对了,去把刘宝叫来,就说本王有事找他。”
……
……
洪武七年,应天府,京师。
作为大明帝国的京城,应天绝对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。
自大明建国以来,开国皇帝朱元璋主张休养生息,国力也是在逐渐恢复。
不过北元未灭,朝廷仍需要北伐,所以上到朝廷,下到百姓,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。
“国的噶,国的噶……”
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,热闹的街道上人们纷纷躲避。
“大捷,大捷!”
“秦王殿下大破北元,俘虏北元皇帝!”
“大捷,大捷!”
“秦王殿下大破北元,俘虏北元皇帝!”
街上安静了一会儿,紧接着就是铺天盖地的声音。
“北元终于被灭了,爹,娘你们看到了吗?”
“爷爷,北元灭了,我们家的仇报了!”
“孩儿她娘,北元这些畜生终于灭了,你在天上也可以安息了。”
有年轻人对着天痛哭流涕,有老人默默流泪。
——
奉天殿。
一个身穿明黄色五爪龙袍的中年男子正在来回走动,看得出来,他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。
而他,正是这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,明太祖,洪武大帝朱元璋。
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,太子朱标安静的站在一旁,而他紧握的双拳,显示出他的内心并不似表面那般平静。
这时,一个穿着蓝色服饰的汉子走了进来,手里还拿着一份战报。
“二虎啊,可有战报?”朱元璋看着来人,急切开口。
二虎,朱元璋的贴身侍卫,已经跟了他十几年。
“禀皇上,大捷,秦王殿下大破北元,活捉北元皇帝。”二虎开心的回答,双手奉上战报。
听到这话,朱标拿过战报,检查了一下后打开。
“父皇,二弟此战,可谓是解决了我大明的心腹大患,未来至少十年内,草原鞑子无力南下。”朱标看了一眼,一脸激动的递给朱元璋。
后者快速看完战报,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掩饰不住。
“哈哈,不愧是咱皇儿,北元已灭,天下大定!”
“父皇,儿臣为父皇贺,为大明贺!”
太子朱标恭喜道。
朱元璋笑得嘴都快咧开了。
拍着朱标的肩膀笑道:“标儿,老二勇猛无双,有他在,咱百年之后也可安心了,届时,你兄弟二人一个主内,一个主外,可共创盛世。”
“父皇…”朱标心中感动。
“你娘一直在等老二的消息。”
“走,跟咱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你娘!”
“是!”
……
半个月后,京师三十里外。
太子朱标带着文武百官已经在这里等着了,今天,正是北伐大军班师回朝之日。
一匹快马疾驰而来:“太子殿下,大军距离此处已不足十里。”
朱标点点头,心中充满了期待。
数里外,大军前方,一众北伐将领骑着高头大马。
最前方的是一个长相英武的少年,与朱元璋有着六分相似。
白马银甲,引人注目。
此少年便是朱元璋的嫡次子,秦王朱樉(shang)。
十四岁从军,至今已有五年,在这五年之中,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从攻取元大都开始,数次北伐都有他的身影。
徐达、汤和、常遇春等名将,谁见了不对其竖起大拇指,称赞一声?
朱樉眯着眼睛,心中回想着自己穿越到大明的一幕幕。
没错,他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,开局穿到了娘胎。
没有金手指,所以他最大的依靠就是自己以及前世的记忆。
从小就跟着军中武将习武,又经历战场厮杀,一身武艺,在整个大明,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。
又跟着大儒宋濂学习,说是文武双全也不为过。
“国的噶,国的噶……”
这时,两个少年骑马从侧面赶上来,笑道:“二哥。”
“老三,老四。”朱樉笑着看向二人。
“如今北元已灭,我们大明最大的敌人没有了,想必父皇会很高兴。”老三晋王朱棡(gang)道。
“这些草原鞑子太不经打了,我才杀了十几个。”老四燕王朱棣(di)如今还是十五岁的少年,少年心性自然多一点。
此次出征,朱樉也带上了自己的两个弟弟,为的就是让他们见识战争的残酷。
不过由于三个儿子都出征,朱元璋也是将大明最强大的阵容都派了出来,保驾护航。
魏国公徐达,鄂国公常遇春,曹国公李文忠,还有蓝玉,冯胜,傅友德等一众名将。
因为朱樉的穿越,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,比如原本在洪武二年暴毙的常遇春,现在还活的好好的。
“报!”
“太子殿下已率百官在城外三十里等候。”一名传令兵疾驰而来。
“各位叔伯,大哥已经在等我们了,快些走吧!”朱樉回头对徐达等人笑道。
“好!”
“传令,全军加速!”
……
尘土飞扬,秦字王旗与山河日月旗出现在了朱标以及百官的眼中。
朱标心中满是激动与期待,但作为大明的太子,该有的形象还是要注意一下的。
很快,那白马银袍的少年便出现在了朱标的眼中。
朱标的眼中露出笑容,脚下生风,快步上前。
“二弟!”
朱樉也看到了朱标,心中欣喜,双腿一夹马腹,快速上前。
朱棡朱棣紧随其后。
“大哥!”朱樉下马,与朱标紧紧拥抱在一起。
“二弟!”看到自家弟弟,朱标开心的很。
“黑了,也壮了。”朱标仔细打量了一番朱樉,拍打着朱樉的肩膀,笑道。
“大哥!”朱棡朱棣齐齐行礼。
“老三,老四,你们也壮了。”朱标抱了抱两位弟弟,开心道。
仁义无双的朱标,对于自家弟弟,那真是没的说。
一众弟弟,对于朱标是心服口服。
这时,以徐达为首的一众武将也到了。
“参见太子殿下!”
众人下马行礼。
“诸位叔伯,快快起来!”朱标赶紧说道。
在这一众叔伯的面前,朱标不会摆出太子的架子。
“谢殿下!”
随后,朱标便带着众人返回。
朱元璋安排的御撵上,朱标看着三个弟弟,心中也是感慨万千。
尤其是朱樉,他总觉得有些愧疚。
他心中很清楚,朱樉之所以十四岁就随军出征,是因为当时自己太子之位未稳。
朱樉文武双全,比自己更加优秀,但因为不是嫡长子,所以太子之位跟他无缘。
“老二,这些年,辛苦你了。”
…………
新人求支持,完读率,催更,好评!
东宫,在朱樉离开之后,朱标就赶往了乾清宫,临走之前,还拿上了朱樉留下的那包精盐。
乾清宫的偏殿之中,此时还有着烛火亮着。
作为最勤政的皇帝,老朱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大半夜。
“陛下,太子来了。”老太监来到老朱面前小声道。
“这个时候他还没休息?”老朱心里嘀咕。
“让他进来吧!”老朱接着说道。
“是。”
“儿臣参见父皇。”朱标恭恭敬敬的行礼。
“起来吧!”
“标儿,这个点儿不休息,来找咱是有啥事吗?”
老朱笑容和蔼的问道。
“刚刚二弟来找我了。”朱标说道。
门口的老太监一听这话,心头一跳,默默的退了出去。
咱们这位秦王爷什么德行,大家都清楚,无法无天,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敢说。
也就是他,换做其他人,九族都不知道死了几次了。
老太监不想知道秦王说了什么,这属于皇家秘闻,要是知道不该知道的,就小心自己的狗命吧!
这也是在宫里的生存之道。
老朱注意到老太监的动作,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。
老二这逆子该不会又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了吧?
“老二找你有什么事?”
“父皇您看。”朱标将怀里的精盐拿了出来。
接下来老朱的反应和朱标之前的反应差不多。
当朱标将朱樉的话转述完之后,老朱不由冷哼一声。
“这逆子,眼里就没有咱这个当爹的。”
因为他听到眼前这包盐是朱樉孝敬马皇后的,还有给马皇后的大明皇家盐业的一成收入。
“气死咱了。”老朱越想越气,看着眼前的精盐,心里越来越酸。
朱樉:老头子要气死了?还有这好事?
不过朱樉的一些见解,却是给了老朱一些想法。
他皱着眉头开始沉思。
朱标见此也不敢说话,只能在一旁静静的站着。
许久之后,老朱重重叹了一口气。
老二虽然是个逆子,但他是个明白人啊!
于是抬头看向朱标:“老二说的不错,咱们老朱家的皇位,是和百姓绑定到一块的,而不是百官。”
“标儿,你也要记住,咱们大明,是天子与百姓共天下,而非士大夫,咱大明不是赵宋。”
“儿臣谨记!”朱标恭恭敬敬的说道。
“嗯,天色不早了,你先回去吧!”
“儿臣告退!”
“对了,标儿。”
“父皇还有什么吩咐?”
“老二给你的那一成盐业收入,你记得给咱交上来。”
“父皇,儿臣也需要钱啊。”
“现在朝廷上上下下哪里不需要钱,你作为太子,不能一点责任都不负。”
见朱标还想说什么,老朱眼睛一瞪。
“咋,你是不是想学老二,也当逆子?”
朱标还能说什么,只好转身离开。
老朱看着朱标消失在门口的背影,忽然就笑了。
脑海中也在计划着有了钱要怎么花。
至于朱樉孝敬马皇后的钱,老朱没敢插手。
因为马皇后嫁给他之后,吃了太多苦了,就算现在当了皇后,也依然是省吃俭用。
儿子好不容易孝敬点,他要是拿了,他感觉自己以后就没脸见马皇后了。
——
出了乾清宫,朱标一脸的愤愤不平。
“不敢去抢老二的钱,就抢我的,觉得我好欺负呗!”
“怪不得老二一直叫你老头子。”
老太监正准备返回乾清宫,就听到了朱标的嘀咕。
那一张老脸,瞬间就绿了。
咱家今天是不是没有看黄历啊,怎么就这么倒霉啊!
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,而是恭恭敬敬的朝朱标行礼。
后者点了点头,大步流星的离开了。
回到东宫的时候,朱标也冷静了下来。
想起之前自己光顾着听朱樉说了,也没告诉朱樉他自己的喜事。
“算了,明天下朝之后,我亲自去找一趟老二吧,顺便把地契交给他。”
——
第二天,朱樉起床之后练习了一下武艺。
这玩意儿,不进则退。
之后吃完早饭就前往了工部。
凭借他秦王的面子,让工部打造几口大锅,也没人过问。
随后,朱樉就让工部的人,拉上打造好的铁锅,前往了城外的盐山。
“末将参见王爷。”张玉行礼。
“嗯!”朱樉点点头。
然后就让工部的人离开。
“让人将这些锅抬进去。”朱樉吩咐。
“是,王爷。”张玉道,接着吩咐士卒将铁锅抬了进去。
“精盐的制作方法你已经了解了,现在交给你,能不能做好?”等张玉再次回到身边,朱樉问道。
“末将定不会让王爷失望。”
“嗯,过滤的时候一定要多过滤几遍,以防万一。”朱樉叮嘱。
“请王爷放心。”
“那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。”朱樉道。
——
朱樉刚回到王府,朱标就找了过来。
“老二,老二。”
朱标一进门就大喊,遇到跟他行礼的太监,也不理会。
“老大,你叫那么大声,嚎丧呢?”
朱樉走了出来,不满的说道。
“老二,地契我给你带过来了。”
朱标也不在意这些小问题,笑着说道。
“你随便找个人给我送来就行了,怎么还亲自来了?”
“是不是有什么事?”朱樉看着朱标,问道。
嘿嘿~
朱标笑了笑:“好事。”
“啥好事?”朱樉有点疑惑的问道。
“进去说,进去说。”朱标推着朱樉进去房间。
然后朱樉就看着朱标给自己倒上茶,猛喝一大口。
“到底啥事啊?”
“你的事,好事。”朱标笑着。
朱樉也不说话,就盯着朱标。
见此,朱标有点难受。
咋还不问了呢?好歹让我有点成就感啊!
“咳咳!”朱标轻咳两声,这才说道:“父皇已经决定,给你和徐叔叔家的大闺女赐婚。”
“一转眼,老二你也要成家了。”
朱标笑着看着朱樉。
“我知道了。”朱樉点点头,没有表现出多意外。
他早有猜测,马皇后会给他从勋贵之中挑选。
唯一有点意外的是,竟然是徐家长女,徐妙云。
这是把未来的永乐大帝的媳妇给截胡了啊!
老四,不要怪哥哥,父母之命难违啊!
嘿嘿~
…………
最新评论